史跃峰,潍坊银行董事长。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中国注册金融理财规划师。曾获“山东省用户满意杰出管理者”、“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工作者”、“中国优秀企业形象管理工作者”、“潍坊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何世红:欢迎来到《金融会客厅》。今天金融会客厅将走进潍坊,走进潍坊银行。大家都知道潍坊是中国的风筝之都,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有名的一个城市,地处山东齐鲁大地。这几年,潍坊银行在山东14家城市商业银行中发展得很有特色。我们借第十次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坛在重庆召开的时机,邀请到潍坊银行董事长史跃峰向我们介绍一下潍坊银行的情况。
史跃峰:潍坊银行这几年有一些发展,但仍然有很多工作需要不断改进。每次这种论坛都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也是一个促使自己更加进步的机会。
何世红:潍坊银行现在主要是在走跨区域经营这条道路,目前有什么样的思路和做法?
史跃峰:在潍坊银行的整个战略规划中,跨区域发展是我们的一个战略重点。在2008年我们就确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我们把这种战略归纳为七个方面。第一个战略叫县域扩张,就是向当地市场做深做细,向下延伸、扎根。第二个战略叫跨区域、横向发展,是纵横结合的战略。第三个战略叫业务转型,主要做小企业和微小企业信贷。第四个叫管理升级,把我们银行的公司治理、内部管理和控制全面推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准。另外还有人才兴行战略、企业文化战略以及推进上市战略。
跨区域从2008年开始做尝试,08年我们在青岛的胶南开设了一家控股的村镇银行。2009年1月22日,我们获准在青岛设立分行。青岛分行的开业是跨区域发展中一个实质性的举措。未来几年我们还将在跨区域方面继续发展,今年还有在省内、省外设立新的分行的规划,希望能够得到监管部门的支持。
何世红: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都在走跨区域经营这条道路,跨区域经营给潍坊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在跨区域经营过程中,你认为风险在哪里?其他的中小银行在跨区域经营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史跃峰:跨区域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有很大的意义,是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取向:由地方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变成区域性银行,如果有能力,还可能由区域性走向全国乃至全球。今天上午刘主席的讲话也依然谈了这样的观点,对城市商业银行坚持区别对待的政策,达到条件就能跨区域,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另外,这对银行的整个品牌拓展和企业形象的改变等方面也都会有很好的帮助。
在跨区域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挑战。第一,管理半径的扩大,人才和管理的储备是否跟得上;第二,作为一个三线城市的地方银行,要跨到级别更高的城市去,应该如何拓展品牌;第三,定位问题非常重要,潍坊银行在跨区域经营这方面有两句话,就是“跨到自己该跨的地方,做自己擅长的事情”。第一句话实际上说的是我们跨区域地点的选择问题,不是想往哪走就往哪走,也不是越大的城市、经济总量越大就越好。潍坊银行第一步选择跨到青岛是因为青岛适合我们,有很多的客户业务已经在青岛了,这种联系就非常的密切。“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说的就是跨区域的定位问题。我们一定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而不是跟其他银行做同质化的竞争,去争夺同样的客户。比如青岛分行,我们的定位就是要做当地一个专注于小微金融服务的优秀的金融机构,跟其他银行相比做到差异化,否则跟在其他银行后面做大客户,品牌就不可能展现出来。
何世红:现在全国的城市商业银行95%都在做同质化的事情,比如都是服务中小企业,都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特色,都是同一个个性。我们如何看待城商行现在的同质化经营这个问题?
史跃峰:城商行的这种主定位看起来是同质的,但是因为城商行的经营区域主体都是分割在不同的城市,对于城商行本身来讲并不存在着同质化的问题,或者说城商行之间的竞争现在并不明显。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虽然现在大家都喊口号,但战略定位上是否真的要做?潍坊银行的七个战略重点当中的“业务转型”表明我们确实把服务中小企业放到企业的战略中。我们计划大概用二到三年使我们客户结构金字塔倒过来,在定位上一定要实现业务转型。在从事小企业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商业模式也有非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潍坊银行针对小企业单个客户风险比较高的情况,实行搭平台、批量集群营销战略的模式。通过先搭一个平台,找一类客户,再选择最优秀的小企业去做,这样就很好地规避了风险,减少了营销的成本。另外,在转型的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农村市场。去年潍坊银行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试水农村市场。2008年11月,刘明康主席到寿光做了一个调研,当时希望潍坊能够在寿光的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服务创新方面做出一些尝试。之后市委市政府和当地监管部门对此也很重视。因此我们立刻制定了一个战略,开始做农村市场。到去年年底,这一类以土地流转作为主要金融服务对象的系列产品达到了9个,发放贷款1个多亿,也得到了省市银监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
何世红:跨区域经营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一个新浪潮,这次浪潮是革命性的。未来五年,整个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包括中小银行将重新洗牌,届时中国的银行业会形成一个新的梯队排列。第一梯队是国有六大行:工、农、中、建、交、国开行,这是打破不了的。第二梯队就是十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城商行中已经有几家具备股份制银行的功能了,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第三梯队将是跨区域经营的城商行中优质的银行。第四梯队是发展速度较慢的城商行。第五梯队就是中小城商行。第六梯队是农村金融机构,更多的是农村商业银行。第七梯队是村镇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面对这个洗牌过程,潍坊如何看待自身的发展问题?
史跃峰:实际上,跨区域可能并不是中国整个中小金融机构的唯一选择。有些金融机构所在地域狭小,但管理好,就应该跨区域,再寻找新的市场,向下延伸业务。今天上午,刘明康主席也讲到,未来真正衡量银行优劣的是剔除风险成本之后的净资产和净资本回报率,而不是拥有多大的地盘、多大的规模。因此,你刚才划分的第七类机构或者第六类机构未必就比第一类、第二类差。
中国经济多元化格局要求金融机构的发展应该多元化。中国这么多城市,各个城市的经济结构不一样,有的城市化程度高,有的城市化程度低。同样是地级市,有的经济总量很大,有的很小。所以,城商行未来的发展不取决于是否跨区域,而取决于它应该有的定位,通过转变经营方式走差异化道路。
何世红:从去年开始,通过对国外40多个国家中小银行发展情况进行的专门调研,并将其和中国中小银行的发展情况做进行对照和比较,分析他们在金融危机之前的发展和金融危机之后重新定位的情况,我们发现凡是发展比较好、能够可持续发展、受到金融危机冲击比较小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非常具有特色的银行,而大型的全能银行往往都受到非常大的冲击。那么这些“特色”银行到底形成了什么特色呢?除了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这些基础业务之外,这些银行有的专门支持能源产业,有的专门做县域经济,有的专攻建筑材料和房地产领等等,可以说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一条路。那么,潍坊银行在特色方面有什么样的定位呢?
史跃峰:我非常认同你刚才的观点。我们在审视城商行自身问题的时候看到,城商行下面实际上有很多分支机构,所以一方面要培育整个银行的特色,另一方面是培育下面分支机构的特色。潍坊银行已经从去年开始进行营销体制改革。我们现在有47家支行,加上分行和城镇银行共有49家,这些机构都实行扁平化管理。在扁平化管理的模式下,这些支行什么都可以做,是全能的,这就使他们在一个城市里面依然存在着同质化竞争,缺乏专业、缺乏特色。所以,我们之所以要从今年开始推进营销体制改革,就是要培育潍坊银行的特色,培育潍坊银行的专业化。未来我们将把机构分为三类,一类叫综合性的分支机构,综合性的分支机构大业务、小业务都可以做。第二类叫专业金融中心,我们现在已经建立了四个专业中心:汽车金融中心、房地产金融中心、钢材物流金融中心、纺织行业金融中心。这四个金融中心只做本行业的业务,其他业务全部剥离给其他的综合性支行。第三类叫小微特色行,专做小、微业务。当这些分支机构走向专业的时候,整个潍坊银行的专业特色就会形成。所以,战略是非常重要的,城商行在做小企业的同时还不只是战略上要重视小企业,向这方面转移的同时还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走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的道路。
何世红:刚才史董事长的介绍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潍坊银行将要走的是让中小银行在未来真正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形成物流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体系,这个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几年前就有专家探讨过物流金融和产业链金融,还有链条性的金融服务。但这个金融体系到现在一直还在探讨的过程中,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现代物流产业是非常庞大的,尤其是冶金、新型材料和传统材料的物流市场开发,需要有专门的金融机构去把它发展成特色业务,并且形成产业链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网状的物流金融服务。如果这种金融服务创建起来,潍坊银行将是一家特别有特色的银行。
另外,金融危机目前看似已经过去了,但依然有各种潜藏的危机,对中国的金融业和银行业的发展而言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防范的风险。那么,史行长能不能预测一下2010年中国金融市场以及银行业的发展情况。
史跃峰:今天上午刘明康主席已经讲得很全面了。全球经济在复苏,中国的经济企稳回升已成定局,但仍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去年的经济政策也给中国的金融机构留下一些问题,比如政府平台融资问题,在信贷快速扩张过程中如何防范未来信贷风险,还有代偿性的风险,这可能都是对2010年中国金融机构的非常重大的考验。今年,中国银监会的政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信贷的均衡投放,规模控制,这些都对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控能力、客户拓展和市场把握能力提出新的考验。因此,中小银行今年不会比2009年更加乐观,挑战依然严重。但是我相信在监管当局的指导下,经过我们努力,这些困难还是会克服的。 |